【人非草木什么意思】“人非草木”是一句常见的中文成语,用来形容人是有情感、有思想的生物,不同于没有感情的植物。这句话常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理解、同情或情感共鸣。
一、
“人非草木”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人非草木,岂能无情?”意思是:人不是草木,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呢?这句话强调了人的感性特质,指出人具有喜怒哀乐等复杂情绪,与草木这种没有生命、没有意识的植物不同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人非草木”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体谅他人、理解他人的情感,也常用于劝慰或解释某些行为,如:“他这样做也是人非草木,难免会伤心。”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人非草木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 |
字面意思 | 人不是草木,比喻人有感情 |
引申含义 | 人是有情感、有思想的生命,不同于没有生命的植物 |
常用场景 | 用于表达对他人情感的理解、劝慰、解释行为等 |
用法举例 | “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?你别太苛责他。” |
适用对象 | 适用于所有有情感的人 |
情感色彩 | 正面、温和、带有理解与包容之意 |
三、结语
“人非草木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他人时,应多一份理解和宽容,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和想法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,正是建立在这些情感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