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久仰大名的典故是什么】“久仰大名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某人名声的敬仰和钦佩。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历史典故,源自古代文人之间的交往故事。
一、
“久仰大名”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中的一段记载。当时,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,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谈论天下大势,表现出非凡的才华。后来,刘备对诸葛亮的才能极为推崇,并称其为“久仰大名”。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,成为表达对他人敬仰之情的常用语。
该成语强调的是对他人声望和能力的长期敬仰,体现出一种谦逊和尊重的态度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久仰大名”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,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钦佩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久仰大名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 |
原意 | 表达对某人名声的长期敬仰 |
典故背景 |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,后称其“久仰大名” |
使用场合 | 正式场合、书面语、表达对他人敬仰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对他人能力或声望的赞美 |
相关人物 | 刘备、诸葛亮 |
情感色彩 | 尊重、钦佩、谦逊 |
三、结语
“久仰大名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态度的体现。它传达了对贤才的尊重与推崇,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之间相互敬重的传统。在今天,我们仍然可以用这个词来表达对他人的敬意,传承这份文化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