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喝酒开车扣几分】在日常生活中,酒后驾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,不仅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,还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处罚。其中,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“喝酒开车扣几分”。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扣分规则。
一、酒后驾驶的定义与分类
根据我国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的规定,酒后驾驶分为两种情况:
1.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: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20mg/100ml,但未达到80mg/100ml。
2.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: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/100ml。
这两种情况在法律上都属于违法行为,且处罚力度不同。
二、酒后驾驶扣分规定
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》,酒后驾驶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扣分处理。以下是具体扣分标准:
| 驾驶类型 | 血液酒精含量 | 扣分 | 处罚说明 |
| 饮酒后驾驶 | ≥20mg/100ml,<80mg/100ml | 12分 | 吊销驾驶证,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|
| 醉酒后驾驶 | ≥80mg/100ml | 12分 | 吊销驾驶证,终身不得重新取得,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|
三、其他相关处罚
除了扣分外,酒后驾驶还会面临以下处罚:
- 罚款:饮酒后驾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;醉酒后驾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。
- 拘留:醉酒驾驶可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。
- 吊销驾照:饮酒后驾驶一次吊销驾驶证,醉酒驾驶终身禁驾。
四、总结
喝酒开车不仅违法,而且对自身和他人安全造成极大隐患。根据法律规定,无论是饮酒后驾驶还是醉酒后驾驶,都将面临12分的严重扣分处罚,并伴随高额罚款、吊销驾照等后果。因此,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,请务必做到“开车不喝酒,喝酒不开车”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酒驾的具体法律条款或相关案例,建议咨询当地交警部门或查阅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全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