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是唐代诗人杜甫在《望岳》一诗中的名句。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川的赞美,也寄托了他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情怀。那么,这句诗中提到的“山”到底指的是哪座山呢?
实际上,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出自杜甫的《望岳》,而“岳”在古代多指五岳,即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。在这首诗中,杜甫所“望”的正是东岳泰山。
这首诗写于杜甫年轻时期,当时他游历山东,站在泰山脚下仰望这座巍峨的山峰,心中充满了敬仰与向往。他用“会当凌绝顶”表达自己将来一定要登上山顶的决心,而“一览众山小”则描绘出登高望远时的壮阔景象,仿佛群山都变得渺小,体现出一种豪情万丈的气概。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不仅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,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象征。它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理想,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,不畏艰难险阻,最终达到人生的高峰。
虽然诗中并未明确指出是哪一座山,但结合全诗内容以及杜甫的创作背景,可以确定这里的“岳”指的是泰山。泰山作为五岳之首,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封禅、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,其地位和意义非同一般。
因此,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不仅是对泰山的赞美,更是对人生抱负的一种抒发。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取、勇攀高峰,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。